乒乓球国球传奇,77岁上海奶奶挑战全运会,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!
再见沃霞芬,77岁的她依然风采依旧,瘦小的身材在球台前散发着运动活力。3月15日,“我要上全运”全运会群众乒乓球比赛在上海市体育宫拉开帷幕,沃霞芬积极参加女子70岁及以上组别的选拔,目标是参加自己的第三届全运会。
作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,上海始终倡导“国球精神”,深耕群众体育,营造出“人人爱乒乓、人人会乒乓”的浓厚氛围。本次选拔赛崇尚“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”的宗旨,向全市开放,吸引了来自五个年龄组的335名乒乓球爱好者积极参与。这不仅是竞争的舞台,更是自我成就的机会。
在2017年的天津全运会,69岁的沃霞芬成为上海队中的年龄最大选手。她从小就热爱乒乓球,意外参加全运会的经历可谓人生高光时刻。她在三四名决赛中,凭借精彩表现夺得一枚铜牌,令她印象深刻并成为了上海群众体育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四年前,陕西全运会增设了70岁以上组别,让73岁的沃霞芬再次踏上全运会之旅。“真的没想到,我梦中都在笑。”尽管面对年龄带来的体能下降和伤病困扰,她依旧在手臂打了封闭针的情况下坚持比赛,并获得了一枚金牌,成为其努力的最佳回报。“乒乓球是国球,也是我的挚爱!它带给我健康和快乐,打球让我感到开心。”
随着时间流逝,乒乓球依然是沃霞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她每周三次与球友约球,始终如一。“我们这里有十多位球友,甚至八十多岁的老者,活力满满。”谈及全运会目标,沃霞芬表示:“重在参与,尽力而为。即使我再次有机会站上全运会赛场,也会全力以赴为上海争光。”
在周末的上海市体育宫,气氛异常热烈。女子50-59岁组的选手张丽首次参与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。“我住在普陀,算是我的主场,特意来这参与,希望能为上海争光。”她微笑着说:“打球20年,从简单的推挡到如今水平提升,曾在‘约战普陀’乒乓球赛获真如赛区冠军,也在嘉定园区的企业组比赛中获胜,成就感满满。”
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激发了选手们的热情。参赛选手有机会代表上海参加四年一届的全运会,肩负光荣责任。市乒协投入大量精力确保选拔程序专业且规范,全面评估每位运动员。选拔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为期两天的选拔赛,第二阶段为专家评审环节。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、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会长王励勤指出,评审团由资深专家、教练与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,将根据选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,确保选拔过程公平公正。
为了更好地备战全运会群众乒乓球项目,市乒协借助社会力量的支持,为参赛队伍做好各项保障。王励勤指出:“我们从器材配备到食宿安排,再到医务保障都做了细致规划。”特别考虑到群众组选手年龄较大,医务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,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遭遇不适时能够及时得到支持。
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,在全运会的舞台上,无论是老面孔还是新朋友,每一位选手都在奋力拼搏,展现自己的风采。
发表评论